儀器儀表搶灘國際市場須加速升級換代步伐
儀器儀表原指專門用來測量水、氣、油的壓力、流量、溫度的精密設備,包括上千個品種的產品。在上個世紀的后20年里,隨著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的日益發展,高科技的測試與測量儀表已經成為現在儀器儀表業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有關資料顯示,國內儀表工業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不僅完成了布局、建設、生產和發展,而且產品基本滿足了國內各個方面的需求。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國外儀表產品開始大量涌入中國市場,提前揭開了中國企業與外資企業競爭、合作的新一幕。
然而十幾年來中外合作的結果卻并不理想。近日,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儀器儀表產品大多屬中低檔水平,生產現狀不盡人意。 、大型儀器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檔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國外公司占有國內市場60%以上的份額。而國產分析儀器占全球市場份額不到千分之三。國產儀器儀表與進口產品的差距顯著,原因在哪里?根據有關分析,除了國內企業產品總體質量落后于進口產品外,缺乏政策保護也是造成國內市場上進口產品風光獨好的因素。而更深層次的內在原因是,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在高技術含量的自動化儀表及系統、科學測試儀器、傳感器元器件等領域里,參與競爭的主要是引進、合資的產品。在引進、合資、國產化過程中,國內企業缺乏對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究,不能獨立地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重復引進現象嚴重。中國已加入WTO,儀器儀表的關稅會進一步下調,國外企業將加快進入中國市場。而要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獲勝,中國企業必須把好“技術關”,加快自己技術進步的步伐。
中國加入世貿后,將給儀器儀表行業帶來進一步的沖擊與機遇。隨著入世后關稅的普遍調低,儀器儀表行業所需的各種電子元器件、基礎材料可以在品種、價格各方面面臨更大的選擇,對國內企業降低產品成本,對現有產品進行更新和換代以及參與整個市場的公平競爭都有積極影響;在吸引外資和對外技術合作方面也有較大幫助。面對目前出口已形成規模和優勢的中低檔產品而言,入世更是一個擴展國際市場的良好時機。
回顧我國儀器儀表行業20余年走過的路程,對于如何在入世后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將是一種啟發,一種可以借鑒的經驗。如果說之前是在積蓄力量,吸取教訓的話,那么在加入WTO后的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無疑正式站在了起跑線上。
海爾多功能便攜式汽車專用導航儀在國內問世
一款多功能便攜式汽車專用導航儀,最近在海爾集團研制成功并在國內市場面世。這款專門為中國汽車用戶所設計的導航產品,不僅具有行車路線智能規劃、全程地圖語音自動導航和豐富的城市綜合信息查詢功能,而且,還集成了電視、CD多媒體功能,不僅有效地解決了人們開車不認路的難題,而且還可以豐富人們的車內生活,給人們的駕車出行帶來極大方便。